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,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共识,Django无法处理application/json协议请求的数据,即,如果用户通过application/json协议发送请求数据到达Django服务器,我们通过request.POST获取到的是一个空对象。
引入
Django RestFramework帮助我们实现了处理application/json协议请求的数据,另外,我们也提到,如果不使用DRF,直接从request.body里面拿到原始的客户端请求的字节数据,经过decode,然后json反序列化之后,也可以得到一个Python字典类型的数据。
但是,这种方式并不被推荐,因为已经有了非常优秀的第三方工具,那就是Django RestFramework的解析器组件,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,咱们今天要学习的另一个也是至关重要的知识点叫做序列化组件。
序列化在上一节课中也已经提到了,帮助我们快速的进行符合规范的接口开发,也就是增删改查接口,包含错误信息定义,成功之后的返回信息定义等等。
接下来,咱们就开始学习DRF的这两个重要组件。
今日概要
- 解析器组件的使用及源码剖析
- 序列化组件的使用及RESTful接口设计
知识点复习回顾
- 昨日回顾
- 三元运算
- 列表推导式
- getattr
- Django settings文件查找顺序
- 动态import
- Django原生serializer
知识点复习回顾一:三元运算
三元运算能够简化我们的代码,请看如下代码:
1 | # 定义两个变量 |
知识点复习回顾二:列表推导式
列表推导式的返回结果仍然是一个列表,假设有列表li = [1, 2, 3, 4], 请同学们思考,如果将li列表里面的每一个元素乘以2得到一个新的列表,请看下面的代码:
1 | li = [1, 2, 3, 4] |
可见,列表推导式能够大大简化代码,再看下面的代码:
1 | class JsonParser(object): |
可以看到,parser_list是parser_classes中每个类的实例化对象列表。以上就是关于列表推导式的回顾。
知识点复习回顾三:getattr
在学习面向对象时,我们知道可以通过对象加点号获取该对象的属性,也可以通过对象的dict访问属性,请看下面的代码:
1 | class Father(object): |
对象的属性查找首先会在该对象的一个名为dict的字典中查找这个属性,如果找不到,则会到其父类中查找这个属性,如果在父类中都也找不到对应的属性,这会抛出异常AttributeError,我们可以通过在类中定义一个getattr来重定向未查找到属性后的行为,请看下面的代码:
1 | class Father(object): |
可以看到,我们能够重新定义异常,也可以做其他任何事情,这就是getattr,一句话总结,通过对象查找属性,如果找不到属性,且该对象有getattr方法,那么getattr方法会被执行,至于执行什么逻辑,我们可以自定义。
知识点复习回顾四:Django settings文件查找顺序
同学们在使用Django的时候,应该是经常会用到它的settings文件,通过在settings文件里面定义变量,我们可以在程序的任何地方使用这个变量,方便好用,比如,假设我在settings里面定义了一个变量NAME=”Pizza”, 虽然可以在项目的任何地方使用:
1 | >>> from drf_server import settings |
但是,这种方式并不是被推荐和建议的,因为除了项目本身的settings文件之外,Django程序本身也有许多配置变量,都存储在django/conf/global_setting.py模块里面,包括缓存、数据库、秘钥等,如果我们只是from drf_server import settings导入了项目本身的配置信息,当需要用到Django默认的配置信息的时候,还需要再次导入,from django.conf import settings,所以建议的使用方式是:
1 | >>> from django.conf import settings |
使用上面的方式,我们除了可以使用自定义的配置信息(NAME)外,还可以使用global_settings中的配置信息,不需要重复导入,Django查找变量的顺序是先从用户的settings里面查找,然后在global_settings中查找,如果用户的settings中找到了,则不会继续查找global_settings中的配置信息,假设我在用户的settings里面定义了NAME=”Pizza”, 在global_settings中定义了NAME=”Alex”,请看下面的打印结果:
1 | >>> from django.conf import settings |
可见,这种方式更加灵活高效,建议大家使用。
知识点复习回顾五:Django原生serializer
上一节课讲到,我们可以自定义符合REST规范的接口,请看下面的代码:
1 | from django.db import models |
1 | class CoursesView(View): |
通过上面的方式,我们定义出了符合规范的返回数据,加上符合规范的url,我们可以说,手动方式进行REST开发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,但是,企业最注重的是开发效率,而不是程序员实现需求的方式,理论上来说,我们可以通过任何方式,但是我们应该尽可能的采用高效的、灵活的、强大的工具来帮助我们完成重复的事情,所以我们需要学习DRF,它提供了很多的功能,在讲DRF的序列化之前,我们来了解另一个知识,那就是,Django框架原生的序列化功能,即Django原生serializer,它的使用方式如下:
1 | from django.core.serializers import serialize |
使用方式非常简单,导入模块之后,将需要的格式和queryset传给serialize进行序列化,然后返回序列化后的数据。
如果你的项目仅仅只是需要序列化一部分数据,不需要用到诸如认证、权限等等其他功能,可以使用Django原生serializer,否则建议使用DRF。
今日详细
好了,接下来,铺垫都做好了,剖析源码所需要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了,接下来,我们就进入今天的新内容的学习,也就是解析器组件和序列化组件的使用及其源码剖析。
解析器组件
解析器组件的使用
首先,来看看解析器组件的使用,稍后我们一起剖析其源码:
1 | from django.http import JsonResponse |
使用方式非常简单,分为如下两步:
- from rest_framework.views import APIView
- 继承APIView
- 直接使用request.data就可以获取Json数据
如果你只需要解析Json数据,不允许任何其他类型的数据请求,可以这样做:
- from rest_framework.parsers import JsonParser
- 给视图类定义一个parser_classes变量,值为列表类型[JsonParser]
- 如果parser_classes = [], 那就不处理任何数据类型的请求了
问题来了,这么神奇的功能,DRF是如何做的?因为昨天讲到Django原生无法处理application/json协议的请求,所以拿json解析来举例,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,如果是你,你会在什么地方加入新的Json解析功能?
首先,需要明确一点,我们肯定需要在request对象上做文章,为什么呢?因为只有有了用户请求,我们的解析才有意义,没有请求,就没有解析,更没有处理请求的逻辑,所以,我们需要弄明白,在整个流程中,request对象是什么时候才出现的,是在绑定url和处理视图之间的映射关系的时候吗?我们来看看源码:
1 |
|
看到了吗?在执行view函数的时候,那么什么时候执行view函数呢?当然是请求到来,根据url查找映射表,找到视图函数,然后执行view函数并传入request对象,所以,如果是我,我可以在这个视图函数里面加入处理application/json的功能:
1 |
|
看到了吧,然后我们试试发送json请求,看看返回结果如何?是不是非常神奇?事实上,你可以在这里,也可以在这之后的任何地方进行功能的添加。
那么,DRF是如何做的呢?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只是继承了APIView,然后直接使用request.data,所以,我斗胆猜测,功能肯定是在APIView中定义的,废话,具体在哪个地方呢?接下来,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DRF解析器源码,看看DRF在什么地方加入了这个功能,上节课,我们通过面向对象的方式,给类的某个方法新增了功能,调用重写的方法,就实现了功能扩展,但是上面除了request.data,我们没有调用任何新的方法,所以,问题就在这个request.data上,它绝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对象属性。
好了,有了这个共同的认识,我们接下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看法。
解析器组件源码剖析
请看下图:
上图详细描述了整个过程,最重要的就是重新定义的request对象,和parser_classes变量,也就是我们在上面使用的类变量。好了,通过分析源码,验证了我们的猜测。
序列化组件
序列化组件的使用
定义几个 model:
1 | from django.db import models |
通过序列化组件进行GET接口设计
首先,设计url,本次我们只设计GET和POST两种接口:
1 | from django.urls import re_path |
我们新建一个名为app_serializers.py的模块,将所有的序列化的使用集中在这个模块里面,对程序进行解耦:
1 | # -*- coding: utf-8 -*- |
接着,使用序列化组件,开始写视图类:
1 | # -*- coding: utf-8 -*- |
如此简单,我们就已经,通过序列化组件定义了一个符合标准的接口,定义好model和url后,使用序列化组件的步骤如下:
- 导入序列化组件:from rest_framework import serializers
- 定义序列化类,继承serializers.Serializer(建议单独创建一个专用的模块用来存放所有的序列化类):class BookSerializer(serializers.Serializer):pass
- 定义需要返回的字段(字段类型可以与model中的类型不一致,参数也可以调整),字段名称必须与model中的一致
- 在GET接口逻辑中,获取QuerySet
- 开始序列化:将QuerySet作业第一个参数传给序列化类,many默认为False,如果返回的数据是一个列表嵌套字典的多个对象集合,需要改为many=True
- 返回:将序列化对象的data属性返回即可
上面的接口逻辑中,我们使用了Response对象,它是DRF重新封装的响应对象。该对象在返回响应数据时会判断客户端类型(浏览器或POSTMAN),如果是浏览器,它会以web页面的形式返回,如果是POSTMAN这类工具,就直接返回Json类型的数据。
此外,序列化类中的字段名也可以与model中的不一致,但是需要使用source参数来告诉组件原始的字段名,如下:
1 | class BookSerializer(serializers.Serializer): |
下面是通过POSTMAN请求该接口后的返回数据,大家可以看到,除ManyToManyField字段不是我们想要的外,其他的都没有任何问题:
1 | [ |
那么,多对多字段如何处理呢?如果将source参数定义为”authors.all”,那么取出来的结果将是一个QuerySet,对于前端来说,这样的数据并不是特别友好,我们可以使用如下方式:
1 | class BookSerializer(serializers.Serializer): |
请注意,get_必须与字段名称一致,否则会报错。
通过序列化组件进行POST接口设计
接下来,我们设计POST接口,根据接口规范,我们不需要新增url,只需要在视图类中定义一个POST方法即可,序列化类不需要修改,如下:
1 | # -*- coding: utf-8 -*- |
POST接口的实现方式,如下:
- url定义:需要为post新增url,因为根据规范,url定位资源,http请求方式定义用户行为
- 定义post方法:在视图类中定义post方法
- 开始序列化:通过我们上面定义的序列化类,创建一个序列化对象,传入参数data=request.data(application/json)数据
- 校验数据:通过实例对象的is_valid()方法,对请求数据的合法性进行校验
- 保存数据:调用save()方法,将数据插入数据库
- 插入数据到多对多关系表:如果有多对多字段,手动插入数据到多对多关系表
- 返回:将插入的对象返回
请注意,因为多对多关系字段是我们自定义的,而且必须这样定义,返回的数据才有意义,而用户插入数据的时候,serializers.Serializer没有实现create,我们必须手动插入数据,就像这样:
1 | # 第二步, 创建一个序列化类,字段类型不一定要跟models的字段一致 |
这样就会非常复杂化程序,如果我希望序列化类自动插入数据呢?
这是问题一:如何让序列化类自动插入数据?
另外问题二:如果字段很多,那么显然,写序列化类也会变成一种负担,有没有更加简单的方式呢?
答案是肯定的,我们可以这样做:
1 | class BookSerializer(serializers.ModelSerializer): |
步骤如下:
- 继承ModelSerializer:不再继承Serializer
- 添加extra_kwargs类变量:extra_kwargs = {‘publish’: {‘write_only’: True}}
使用ModelSerializer完美的解决了上面两个问题。好了,这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。
今日总结
- 解析器组件的使用及源码剖析
- 序列化组件的使用及RESTful接口设计
作业
请将今天的内容全部自己写出来,包括源码剖析和接口设计。